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、九城都市合伙建筑师、上海市杨浦区社区规划师陈泳教授于2020年11月13日做客威尼斯人 ACG学术讲堂第82讲,主讲了题为“城市设计丨要素与体系”的讲座。此次讲座由院长助理、建筑系孙磊磊副教授主持,建筑专业毕业班及其他年级部分同学参加了讲座。
此次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从理论讲解到实际案例分析,陈教授一层层深入地阐述城市设计深层次的内容。第一部分理论讲解,陈教授主要从城市设计的定义、城市设计包含的要素、城市设计的体系以及城市设计工作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讲解。陈教授列举了王建国、凯文林奇等国内外专家对城市设计所下的定义进行阐述。接着,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城市设计包含的6大要素:土地使用、建筑形态、公共空间、行为活动、交通可达及历史文化。土地使用方面,主要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,通过不同时间、功能与类型土地的整合;地下、地上立体化的开发;市政基础设施的整合等三方面来提高城市的效率,激发城市的活力。在建筑形态方面,主张城市设计不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,还要考虑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,从沿街建筑立面、建筑体量、建筑立面、空间结构设计分点阐述。
公共空间部分,陈教授指出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特有的,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。公共空间设计着重强调可达性,包括视线可达、行为可达、阶层可达三方面,以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。行为活动方面,城市设计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依存,现代城市设计要关注人文需求,尤其是街道的安全性。交通可达方面,城市发展依赖于各种运动系统,城市设计应该从关注机动性向关注可达性转变,发展公交导向和步行导向的城市开发,采取完整街道和交通稳静化措施。历史文化方面,重点强调扩大历史文化保护范围,从实物文化遗存扩展到文化习俗和行为活动,唤起文化的认同感。城市设计的体系方面,强调基于要素整合的城市设计,其中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对象,复杂城市要素的三维整合是主要内容,城市行为是空间形态组织的基本逻辑。城市设计工作程序:明确价值和理念,从问题与资源、定位与目标、策略与形态等方面一步步设计,最后是实施管理。
实际案例分析部分,陈教授主要以上海M10号线四川北路站区城市设计、苏州苏纶厂更新设计、苏州浒墅关滨水区城市设计,这三个实际案例对不同尺度类型的城市设计进行了案例分析,最后总结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“陪伴式”的城市设计。
讲座结束后,现场师生们和陈教授展开积极讨论,近2个小时的讲座同学们听的意犹未尽,通过此次讲座,建筑学专业毕业班及其他年级的同学们对“城市设计”的理解更加深透。